有效激励孩子的方法与实战(下)
前文从Human Drives的视频谈到了激励孩子的基本方法——胡萝卜加大棒()。今天,我们来探讨接下来的两种方法:基于“精通与成就感”和“目标与使命感”的激励方法。
1
什么是“精通与成就感”激励?
e
“精通与成就感”以“胡萝卜加大棒”为基础。
孩子开始接触一门技巧的练习通常源自兴趣。但天性使然,兴趣通常会随时间而衰减。“胡萝卜加大棒”是为了减缓兴趣衰减的速度,本章的“精通与成就感”是前者激励失效后的新动力,这个动力非常强劲,接近自我驱动。
小小年纪能否有所成就?能否精通若干技能?社交媒体和“别人家的孩子”常会给我们答案。
人家孩子在写自传的时候,自家孩子还不会拼音
有着优秀成就的小朋友,通常从两三岁就接触到如钢琴、音乐、舞蹈、英语等技能的启蒙练习。在家长的陪伴、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积累了大量的练习时间。这类小朋友有很大概率会产生来自于“精通与成就感”的激励。
波儿爸亲眼见证了六岁就获得了跆拳道世界冠军的小孔雀,她是波波的师姐,同样的师父,不同的是每天九小时和一周三小时的训练。
家长需要关注一个重要前提:孩子成就自我的过程是“辛苦”而非“痛苦”的。通过自身勤奋努力获得的成就是极佳的正向激励,如若成就源于他人的“压迫”和痛苦的努力,极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反向激励。
正确的获得“精通与成就感”激励需要遵循“可以辛苦,但不要痛苦”原则。
2
如何帮助孩子获得“精通与成就感”激励?
e
1. 家长的坚持与陪伴鼓励
为孩子报名上兴趣班,家长所要付出的远不止学费和接送时间。同样的老师和学校,为什么会教出成绩不同的学生?孩子天赋之外,家长是产生这个差别的主要因素。父母不能替孩子练习、吃苦,却能通过陪伴,及时给孩子加油打气,疏通在练习中积累的负面情绪。
2019年春节@大阪天守阁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于学龄前儿童并不适用。父母的陪伴与坚持,决定了孩子从中所获得的体验与结果。频繁更换兴趣班的背后,并非孩子的善变,而是父母的放弃。
父母不必替孩子“做”,但要帮孩子“想”。
2. 孩子的努力与不断的练习
家长的坚持和鼓励给予孩子持续练习的力量,通过辛苦但非痛苦的练习,不断的积累直到获得成功。通过一门精通,孩子不仅可以收获成就感,更可以认识到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刻意练习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这对往后的学习与成长意义非凡。
波波从跆拳道的训练中收获颇丰
3. 定期的回顾与总结
家长在陪伴过程中,多用手机记录(视频、感受、练习笔记)。定期(至少两月一次)和孩子一起回顾分析,一起庆祝进步,找到进步和努力的方向。人是健忘的,工作叠加上育儿的压力,让很多家长不堪重负,只顾向前奋进,无暇回顾和总结。殊不知,孩子的“成就感”往往来源于向后看和自己比,消失在向前看和别人比。
波波的每个兴趣班,我们都做到了全情投入和陪伴。由于家长持续投入与关注,孩子也能坚持练习,不断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收获成功。加上定期的回顾,孩子很清楚通过努力和坚持,自己能够成就什么。
实战举例——健身小勇士的养成
在分享了使用“胡萝卜”激励波波锻炼。经过两年的努力,波波积累了大量的练习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力量基础,逐渐在健身上取得了一些同龄、乃至爸爸都无法做到的成就。比如单手俯卧撑、单腿深蹲,倒挂卷腹等等,这就让他产生了“精通与成就感”,凭借着强健的体魄结交到高年级的朋友。
以下视频是波波和爸爸在小学操场第一次尝试,与上周在三亚和一个大哥哥PK的瞬间。
两年练习的进步
“精通与成就感”就这么从一次次枯燥的重复中产生了,波波不再需要父母的监督,在锻炼的时候总是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这就是刻意练习带来的成果。我们不断告诉他,今天的成绩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洗脑到今日,波波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难和挫折,基本都可以以平常心对待了。
两年来的锻炼,不仅仅让波波收获了健康,更是为幼升小做足了准备。比如,俯卧撑带来了强健的手指手腕、核心、背部肌肉的力量,让他很快便掌握了写字所需的握笔、控笔能力,也让他能够专注的坐在那里学习45分钟,坐45分钟也需要有体力基础哦!
波波从健身获得“精通与成就感”激励,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波儿爸、波儿妈不断的坚持与陪伴,从未因为自己的“懒”而放弃带孩子出门锻炼。同时,波儿爸也坚持分析和总结波波的锻炼情况,常常给他讲解做得好、需要保持和进步的地方。
2018年度总结
俯卧撑相关的视频材料收集
e
3
“目标与使命感”激励
激励的第三个层次是依靠“目标与使命感”的自我激励,这种状态很多家长都尚未达到。毕竟佛祖释迦牟尼发愿“普度众生”是在35岁时,马云致力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也恰好在35岁。由此可以见,真正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与使命感”并非易事。
因此,家长对7岁以下的小朋友要有清晰的认知。孩子要真能碰上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必须是天之骄子段位了。波波最近老是说自己要做学霸,我和波儿妈就是听听过,配合他一起傻乐,万一成真了呢 :p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育儿过程中很多事情都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的看待分析。家长朋友要做好记录,不断回顾及时调整,再加上积极的学习实践,定能找到自己孩子的sweet point——产生自我激励的能量。
孩子获得不同层次的激励和成就,源于家长不断的陪伴和投入。“鸡娃”不能急功近利,要讲方法有套路,更要细水长流。陪伴加上耐心,先把时间投进去,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
通过对激励孩子的方法的思考,波儿爸学到:
1. 努力,可以辛苦,但不要痛苦;
2. 饭要一口一口吃,娃要一天一天的陪;
3. “鸡”娃不难,老父母要从自“鸡”开始。
预告:没有时间怎么办?忙不过来怎么?老父母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自己和孩子的时间?波儿爸在下一篇与您一起讨论。
您育儿之旅有什么有趣难忘的经历和好的经验,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波儿爸育儿路上的点滴记录。
育子点滴绘制而成的育儿路线——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
关注“爸爸堂”公众号回复:
“爸爸堂”获得波儿爸讲座《幼儿养育的心得与实践》
“非凡四步”获得《波儿爸非凡四步》养娃不易严防自爆
“健身”获得高清版《波波熊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
“指南”获得《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体”获得北体大发布的《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
我用心原创,您顺手点赞👍,点亮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有效激励孩子的方法与实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