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怎么破?


育子点滴绘制的成长路线图


“一出门孩子就围着我寸步不离,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怎么办?”

“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艺,怎么办?”

“人一多孩子就不敢大声说话,怎么办?”

“孩子在各种场合都会搞怪、恶作剧,开始还觉得挺好玩,现在觉得有点收不住了,怎么办?”

 

这是很多家长提出的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孩子害羞怎么办?我们今天来一起讨论一下吧!


1

从科学的角度看“害羞”

e

“害羞”这两个字大家应该都熟悉,从呱呱坠地开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害羞的时候。可我们真正了解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吗?

今天,首先一起从学术的角度认识它一下。


害羞是什么?


害羞简单来说是一种害怕的感觉


害羞,是由于他人而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尤其是在接触新的环境或人的时候。


害羞,是担心别人的想法而在潜意识产生的恐惧,这种恐惧会抑制表达自我意愿的能力及行为表现也会妨碍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


害羞从哪里来?


害羞的第一种形成方式:先天继承


哈佛大学卡根博士通过研究发现,10~15%的孩子天生就害羞,而其中有40%在成年后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惧。也就是说,100个孩子中有10到15个孩子天生害羞。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干预和引导,成年后,将有4到6个孩子发展成为社交恐惧,并因此遭遇社交/职业发展困难


您一定会想,害羞的孩子好像不止10~15%吧?怎么感觉我的孩子就很害羞呢?大家来做个匿名调查看看大数据怎么说吧!


害羞的第二种形成方式:后天习得。


人的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对此学术界还未达成统一),比如害羞。实际上,先天因素叠加后天影响,造成害羞的孩子远大于15%这个比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害羞的父母通常会被孩子所模仿,慢慢变的害羞。于此同时,学校、社区、文化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一个孩子,遵循强者恒强的规律。


很多孩子害羞都是后天形成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和父母的互动过于严厉或者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通常会引起孩子的害羞。


温柔热情富有耐心,在孩子身边陪伴观察型的父母,会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善于社交,而此类孩子成年后往往更加成功和快乐。


2

害羞的几个表面现象与客观影响

e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何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害羞?或是有害羞的倾向呢?


1.) 出生时体重较小的孩子,据统计害羞的可能性会大于体重大的。因为体重低会造成父母加倍呵护照顾,间接造成孩子的害羞;


2.) 对外界变化极其敏感如哭闹不止之类的负面反应,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有害羞的性格。孩子四个月时就可以发现是否害羞,因为从那时起,孩子们就会展现自己对外界变化或刺激新的人物、物体、环境等等,如电话突然响了的不同反应,这也被认为是个性的最初表现形态;


3.) 孩子特别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身边。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朋友们就要特别注意了,需要多陪伴,多鼓励,多放手;


4.) 上学以后,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交不到朋友而且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朋友就需要考虑是否是因为害羞而导致的,要细心观察多方了解,正确面对问题,及时干预;


5.) 孩子总在不适宜的场合恶作剧/捣乱,这也许是对害羞的过度补偿或是逃避;


6.) 父母疏于陪伴由于很多父母工作忙碌,把孩子交给祖辈看管,使孩子成为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殊不知,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需要关注,长期这样也会造成孩子害羞。


害羞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合群,不愿意离开父母等等。有研究表明,害羞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校园暴力的侵扰。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从害羞会逐步变为自卑、抑郁。所以,不难理解害羞的孩子中有40%的,成年后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


接下来,波儿爸支几个招,看看能不能引起一些共鸣,产生一点启发。


3

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几种方法


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点胆小害羞,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如临大敌,也不要漠不关心,需要理性关注先要了解清楚什么是害羞,要认识到害羞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点,通过后天引导和练习可以改变


1.) 支持型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远离害羞


给予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去理解未知领域,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对待未知领域,人通常有两种反应:恐惧退缩和无畏探索。前者是多数人的选择,可能包括父母自己;后者则是少数人的选择。对于孩子,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他们去探索,恐惧退缩是在正常不过的反应,能有几个孩子是天生的探险家呢?


对于婴幼儿阶段害羞的孩子,妈妈需要敏感一些,能够及时对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度的反馈,这样有助于减轻害羞。比如,电话突然响起,宝宝哭了起来。这时妈妈要做的是抱起孩子,轻声安慰,带她/他去看是什么突然发出的声音。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但仍需通过语言、动作和眼神来帮助他理解发生了什么。


再比如,孩子初上幼儿园会哭闹。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帮助而非责备,觉得时间长了他自然就不哭了,结果真的哭了一两个月就不再哭了,殊不知这在孩子的心灵可能留下了影响一生的伤害。应在入园前和孩子多看相关绘本,提前结识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和孩子多讲幼儿园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幼儿园、有什么好处等。


无论是突然响起的电话铃,还是突然改变的生活环境/节奏(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切勿以成年人的思维去劝说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帮助孩子去了解未知,一次不行就要多次重复,塑造孩子的性格并无捷径可循。


2.) 调整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家长不要盲从网络或者书籍上的方法,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来定制于孩子的互动方式,没有人比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比孩子更加信任父母。


例如:当害羞的孩子破坏规则/犯错误被批评时,会更加容易郁闷/生气。因此要用柔和一点的规矩来惩罚,因为他们更容易对他们的错误行为产生愧疚感。相反,外向或者大的的孩子对柔和的惩罚没有什么反应,因此需要更加注意惩罚手段。


请点击查看以下文章了解更多互动方式:


《》


《》


3.) 做孩子的英雄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如此孩子就会成为英雄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波儿爸记得大学时为了学好英文,背诵了不少文章。其中一篇开头是“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ese are poor public speakers(通常认为中国人不擅长公众演讲)工作十几年,这句话不断的被印证,侧面反映出中国的文化是内敛的,更加容易害羞一些。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你有多害羞,为了孩子也要鼓励自己,在各种场合尽量的挑战自我,去做孩子的英雄。


4.) 野蛮其体魄——加强身体锻炼


热爱运动的孩子,通常都是阳光向上。从幼儿时期开始,注意陪伴、引导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为孩子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波儿爸认为,孩子从小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第一是陪伴,第二是运动。孩子如果身强体壮,本身就会增强自信心,面对年纪大的孩子时也不会紧张,这样就从根本上消灭了害羞的种子。


关于孩子运动,朋友们点击查看下面的文章


《》


5.) 文明其精神——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


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接触不同的环境,多尝试“小失败”。害羞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羞于表达,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会让孩子进入“害羞->不敢表达->被忽视->更加害羞”的负面循环,结果可能是自卑甚至抑郁


至于如何打破这个循环,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好的突破口,波儿爸在下一篇会和朋友们分享具体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害羞”的研究和反思,波儿爸学到:


1. 孩子害羞不可怕,父母只会说加油才可怕;

2. 逼孩子上台之前先试试自己做公众演讲;

3. 第一次养娃,要多研究、学习和思考。


预告:行万里路何以等同于读万卷书?假期来临,怎么玩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



您育儿之旅有什么有趣难忘的经历和好的经验,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波儿爸育儿路上的点滴记录。


育子点滴绘制的成长路线。


关注“爸爸堂”公众号回复:

爸爸堂”获得波儿爸讲座《幼儿养育的心得与实践》

非凡四步”获得《波儿爸非凡四步》养娃不易严防自爆

健身”获得高清版《波波熊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

指南”获得《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体”获得北体大发布的《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


  我用心原创,您顺手点赞👍,点亮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孩子害羞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