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
在和几个朋友聊天时,谈起了幼小衔接,进而又聊上了数学。聊着聊着,一不小心聊成了一篇文章,就发出来和大家伙儿分享吧!
波波的数学启蒙最初就是一套像奥利奥🍪的玩具,十个,每个上面有从一到十个巧克力豆,孩子从开始放嘴里吃到慢慢开始数,这算是最初的数学启蒙吧。一岁到两岁半一直是有的没的拿来玩玩啃啃。想来,吃才是小baby最原始的激励,用它来启蒙应该错不了。
LearningResourceCookie
波波从四个月开始,就一直混迹于金宝贝,一直到小班毕业。由于金宝贝的教育中心离家比较近,我和波儿妈常常带着孩子步行去上课,金宝贝的授课过程老师常常用一些基础的英文,比如韵律歌曲。波儿爸就势在往返的路上,配合着《Wheels on the Bus》的歌曲开始教孩子英文,看着公共汽车就说Bus,就这么重复了不知道多久,有一天孩子突然蹦出了Bus,那时他刚一岁半。波儿爸带娃上金宝贝,基本上学会了所有的歌曲和参加过的课程,算是半个金宝贝老师了。
随着孩子的英语语感越来越好,波儿爸就开始教他one, two, three, four,慢慢的基本能够数到20。这里结合了一本《20 big trucks in the middle of our street》的书,搭建场景,然后一辆辆数车,数书里的树、人、窗户,讲了得有个四五十遍吧,到四岁自己可以边讲边把场景搭建出来了。学习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家长多思考,可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找到很多引导孩子学习的机会。
再往后,为了能够让孩子的成长更加有体系,我给孩子做了一套成长框架《》。在这套框架中,为了激励孩子坚持按照成长策略的执行,我们开始引入积分币,“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想到他竟然变成了一个“小财迷”,整天没事就拿出积分币来一顿数,积分币面值有5、10、20、50,每天晚上结算当天的积分币,就这么数了半年,加法算是自学成才了。后来又开始兑换积分币,比如990积分兑换一个奥特曼(后来奥特曼老师),400积分看场电影,350积分换一本乐高书,自己又开始数啊数,最后自学了减法。
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财迷”
通过积分币,孩子的数学就基本到了“千”了。再后来又开始玩奥特卡片,里面各种战斗力、防御值,就开始引进万和十万了。在玩奥特卡片,自己也就慢慢学会了冒泡排序,比较原始,但也算是一个很基础的排序算法。
奥特卡片除了玩之外的学习功能挖掘举例
通过积分币和奥特卡片学会了加减法,波儿爸认为启蒙需要给孩子创造真实的使用场景——学以致用,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他自己就会在实践(玩)中摸索到学习的门道。
对于数学启蒙的图书,我主要给孩子讲下面这一套,孩子还是很感兴趣的,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反而更有趣。
这几本是整套书中孩子最喜欢的
通过和孩子讲这套书,避免了让孩子单纯的学习加减乘除而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让他在一个个故事中慢慢的学会了数学的方方面面,当然每次在给他讲《成为好爸爸》的这本书时,也不断的在鞭策自己要尽力多陪孩子。
白驹过隙,孩子一晃就上大班了,面对着幼小衔接,如波儿爸这样的佛系父母也难免有些焦虑,看着朋友圈里的牛娃牛家长,我决定让孩子接触一下正规的数学学习。于是下载了时下流行的可汗学院APP,开始让孩子接受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的系统化数学学习。

结果证实一年级的内容基本上都可以自己掌握,不用家长参与学习,中英文都可以听懂。波儿爸觉得这就够了,至于上了小学学成什么样,还是看他自己的努力和兴趣啦!做父母的只需要看着他,给他需要的支持。
通过回顾孩子数学启蒙和进步的过程,波儿爸学到了:
1. 启蒙要分两步走,学会是第二步,第一步应以兴趣引导为主;
2. 数学的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要学以致用,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以“玩”用;
3. 用心陪伴孩子,不要着急,时间会慢慢给您奖励。
您育儿之旅有什么有趣难忘的经历和好的经验,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波儿爸育儿路上的点滴记录。
育子点滴绘制的成长路线。
关注“爸爸堂”公众号回复:
“爸爸堂”获得波儿爸讲座《幼儿养育的心得与实践》
“非凡四步”获得《波儿爸非凡四步》养娃不易严防自爆
“健身”获得高清版《波波熊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
“指南”获得《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体”获得北体大发布的《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
原创不易,点亮在看以资鼓励⬇️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浅谈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