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从容的心态?


从容淡定的做事情,不急不缓是一种修养,不仅是对孩子方面,更是对大人的一种境界修为要求。


从容淡定做事情的好处有很多,虽然孩子个性可以不一,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却是后天可以培养的。每个孩子,可以说都是一张白纸,教育将会为他们画上绚烂的色彩,其中也包括孩子的对待事情的态度。幼儿时代,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面对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重要的是遵循他们的个性发展,更重要的事教会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


放暑假期间,我带着自己孩子在外面吃饭,旁边坐着一桌是一位奶奶和我儿子差不多的小男孩,祖孙两人坐着等菜上来之前,奶奶就一直对着他的孙子说着,等会快快吃饭,一会儿两个姐姐要来了。等到菜上来之后,奶奶就一直说着“快吃啊,等会姐姐要来了。”而小男孩刚吃了两口就开始停下来,任奶奶说这句话都没有让小男孩继续吃下去,奶奶自己吃了点东西后,就拿起饭开始喂。喂了两三口小男孩东望望西望望。就这样持续了很久以后,奶奶放弃了,赶着往另一个地方去了。我在旁边一直看着,男孩子的表现,因为和我儿子相仿,我就在想我平时是不是也是这么对待我儿子的,听着奶奶的一些语言我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为什么我们一直找着借口要催促孩子呢,到底什么让我们不停地这么做。当局者迷这个道理真的说的没错,我其实平时一不小心就会催促孩子。但其实孩子那么小,本身就做起来很慢,当孩子达不成大人的意愿的时候就干脆放弃了。当时我就把想说的一句话,“快吃,我们等会要回家了。”改成“儿子慢慢吃,不急,妈妈会等你的。”儿子刚开始不吃,等我吃完的以后,我也没有对我儿子说一句话,就静静的等着他。他看我不催他,他也就开始慢慢动起来,他还和我说,“我要吃鱼,还要吃。”这是我欣喜的发现,不急不缓,从容对待他以后他表现远比催促他要好的多。


我试图去反思,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平时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而“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这等词估计就可以形容我对孩子们的态度,虽然对孩子们的爱是不含而与,但是却在对事时也缺乏从容淡定这样的态度。而不仅是作为一名老师,也作为一名家长要重新思考改变现状,从容淡定对事如此重要就得努力去培养孩子的这样的对事态度。


   知道要培养从容淡定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呢?


一、 大人的对事态度


大人对事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用教,孩子自己就会模仿,越小的孩子越会模仿。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模仿这个世界。还未正式上学时,孩子会充满好奇心,不断地去认识和尝试新事物,并初步地去适应这个环境。


二、 对孩子不催促


这点是我们最简单而又难坚持的,因为不催促其实贯穿着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很多时候,当孩子想去尝试的时候,也许做事情的速度比较慢,父母就不耐烦,总是催促孩子,可是有时候连大人都对自己说出催促的话没在意。


如果孩子做事情,大人总是去催的话,孩子就会养成习惯,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催才能去完成,并且很容易就把事情做错,在错时还会被痛批一顿,这样就是恶性循环而已。既不能让孩子主动做事情,更不会把事情做妥当。从容淡定对事就避免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最新幼教资讯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三、陪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让孩子不急不缓的对事,先要在做事情前制定计划,这样才是有条有理、稳稳荡荡的做完每一件事情。我看过这样一本美国人肖恩·柯维写—《快乐儿童的7个习惯》,里面讲了橡树村里一些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其中故事《库库的理财计划》里的主人公小熊库库就是有计划的做事情,最终他达成了他所有的愿望,而主人公兔子跳跳就是没有计划把所有的钱都花了却最终什么都没有。


四、提升孩子做事能力


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时间,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不便,这些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大的启发。


大人要学会下放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自觉完成该做的事情,才会进步。




  1.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从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