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不靠谱,靠什么?
前文()说到不靠谱带娃的波儿爸,慢慢找到了谱——《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波儿爸的找谱之旅。
波儿爸育儿路上的点滴记录。
1
在框架世界中找寻育儿之道
商业世界里,各种体系框架大行其道。对于久处IT行业的波儿爸来说, CMMI、ITIL、OTGAF、SOA、PaaS等IT体系架构早已烂熟于胸,对于6Sigma、TQM、Agile、Lean更是如数家珍。的确,复杂系统的事务处理,必须要依赖各种体系框架的指导,才能在有限时间和资源下高质量的达成目标。
育儿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框架的世界里能找到一个又酷又好的育儿框架吗?
从波波三岁开始,波儿爸就不断的在寻找一个合适孩子成长的框架。深入体验过金宝贝的教学体系,学习过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更是成为了养娃参考书。这一切努力都有一些收获,“三分钟”的热度,脾气一上来就抛到脑后了。就好像公司组织的各种管理培训,听起来很爽,做起来很难。
2018年2月14日@东京铁塔 634米高的天空餐厅
波儿爸曾在微软、思科、阿里等公司工作十五年,学习并实践应用过各种管理和技术框架体系,人员和项目管理经验也算丰富。但这所有的经验在面对波波这个项目时,却倍感束手无策。想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框架,真难!
尽管如此,波儿爸仍坚定的认为育儿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项目,一个谁都不想失败也不能重来的项目,哪怕多花一些时间也值得。于是从18年开始,凭借着十几年“管人”经验,和三年多的“管娃”经验,波儿爸毅然选择了“高端定制”—亲自操刀为波波定制一个最实用的成长框架,满怀信心的踏上了自创育儿框架之路。
波儿爸希望自创育儿框架能够回答四个问题:
1. 目标(Vision):把波波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 策略(Strategy):怎样才能确保实现目标?
3. 执行(Execution):具体要做些什么?
4. 衡量(Measurement):如何衡量成功?
这个育儿框架还要符合三个要求:
1. 容易理解:三岁宝宝可以理解
2. 简单实用:全家人都能参与
3. 易于坚持:开始容易坚持最难
2
万事开头难——惨遭“枪毙”的第一版
波儿爸2010年初加入思科公司时,曾借助一个简单的框架模型,规划了整个团队的愿景目标、努力的战略方向和工作执行重点,最终团队达成了颇为优秀的成绩。这个模型正好符合波儿爸对育儿框架的要求,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的雏形。

借十年前的图片,向曾经的同事们致敬。
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的构思:
1.建造一座房子需要有坚实的地基,培养孩子也一样需要找到重中之重;
2.房屋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柱,教育孩子也要有重点的培养方向;
3.造房子封顶象征着结束,养孩子当然是希望孩子达成目标了。
为了更酷波儿爸又加入了中国风的五行元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的第一个版本诞生了。
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v1.0 (2018.3.18)
波儿妈说完转身悠然离去,留下波儿爸独自在风中凌乱,怎么能这么直白呢,一点也不顾及人家的感受,波儿爸怀着复杂的心情陷入沉思(省略三千字),伴着背景音乐低声轻唱:
唱着唱着,波儿爸突然想起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规则:大事需要全家人的完全同意和支持。孩子的教育当然是头等大事!
于是波儿爸积极调整心态,尝试用旁观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波妈的意见,的确很有价值。毕竟成长框架是拿给孩子用的,如果妈妈都觉得复杂,不感兴趣的话,想要让孩子用起来基本上不可能。收拾好心情,波儿爸重新开始设计之旅。首先,不能用大人工作的思维来设计给孩子的成长框架!再梳理一下设计思路:
1. 确定目标 ➡️ 2. 找对方法 ➡️ 3. 达成结果
很简单明了嘛!再加入针对波波成长的重要因素:学习、思考、运动、劳动、习惯、性格等,得到下面的关系图。
经过更多的优化和思考,波儿爸翻来覆去又做了好几个版本:
为了让波波充分理解学习、思考、实践、运动等方法与自己的关系,波儿爸还画了下图,帮助波波理解。这下应该够直接,够简单了吧?
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v2.0 (2018.6.2)
瞧,波儿妈的见解就是这么犀利!
3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遇一桥
成长框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做,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怎样能让孩子感兴趣?让孩子理解?让孩子接受?这个框架要能说明核心问题,又不能借助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波儿爸着实有些山穷水尽的感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都已经上路了,再加把劲儿一定行!
带着这几个问题,波儿爸又经过好几个星期的反复思考、设计、尝试,都没有找到好的表现形式。直到在一次和老朋友聊天时,碰巧谈到了十年前在旧金山的一次旅行,灵光一现便豁然开朗了。灵感来源于下面这一张老照片。
Sammy老兄作品 @金门大桥 (2010.8.2)
桥!我苦苦寻找的就是一座桥,一座帮助孩子成长的桥梁。
设计理念:孩子成长如同造桥过河
设计原则:简单、直观、少字多画
理念解读:孩子的成长宛如搭桥过河,需要有桥墩、有桥面,缺一不可。够宽、够强的桥才能平安跨过波涛汹涌的人生之河。
波儿爸还想借桥梁来做成长框架的模型表达:搭桥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不可盲目(摸着石头过河),亦不可操之过急。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的渡过人生长河,不断的成长。
下图就是过去两年波波一直在用的《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最终版本,此处应有掌声。
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v3.0 (2018.9.1)
由于工作原因,波儿爸只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设计,用时近半年。好在有波儿妈大力支持才不至半途而废,最终才完成了《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因为没有经过实践论证,并没有想过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但是机缘巧合,在19和20年两次和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家长分享后,得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同时,经过波波两年的亲自体验,效果显著。因此波儿爸鼓起勇气,把这个简单却不平凡的框架分享给诸位爱孩子的家长们!希望能够节约大家伙的探索时间,赶在孩子长大前,找到有效的框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用重新发明轮子
这就是波儿爸找寻育儿谱的全过程,现在回头看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养娃不靠谱的爸爸竟然在育儿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靠谱。
北海道网走欧若拉号破冰船上
通过设计《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波儿爸学到了:
1.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项目;
2. 孩子教育的最小单位是家庭,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参与与支持;
3. 和孩子的交互要遵循KISS原则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预告:在开始详细介绍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前,波爸希望能够和朋友们分享一个思考工具,为能更好的理解《波波熊儿童成长框架》做个准备。所以,波儿爸下一篇推文会来讨论一下《黄金圈法则与孩子的养育》,希望宝爸爸妈们多多关注和分享!
您育儿之旅有什么有趣难忘的经历和好的经验,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波儿爸育儿路上的点滴记录。
关注“爸爸堂”公众号回复:
“健身”获得高清版《波波熊3-6岁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
“指南”免费获得《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体”免费获得北京体育大学发布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爸爸带娃不靠谱,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