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1028天后,“中国女儿”孟晚舟霸气归来,我终于读懂了蒋捷这首词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掌柜微信,领取新书福利!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孟晚舟

2021年9月25日晚,在被困漫长的1028个日日夜夜后,“中国女儿”孟晚舟终于归来。

轻舟虽晚,终回家国。


在深圳宝安机场,她一袭中国红,向大家挥手致意,笑眼盈盈。

眉目间,是一如既往地沉静坚定,仿佛3年间的风霜雨雪都不存在,她仍旧是那个精明干练、一往无前的华为公主。

时间倒退到3年前,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被拘捕。

3名执法人员收走了她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并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检查审问。

此后3年间,她被没收护照,严格限制活动范围,还被要求戴上了有GPS的电子脚镣,方便加拿大方随时监控。

而美国一方,则始终蠢蠢欲动,想要引渡孟晚舟到当地受审。

作为任正非的长女、华为集团的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深知,这并非是一场无妄之灾,而是一场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不见硝烟的战场。


在被关押的第二天,孟晚舟就写了一张纸条,让丈夫转交给父亲任正非:

“爸爸,所有的矛头都是对准你的,你要小心一点。”

作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国之重器,华为用工匠般的专注与钻研精神,一步步走至世界科技领域的最前沿。

而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不想看到中国发展太快,便企图遏制,制造了诸如孟晚舟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有意欺瞒汇丰银行等罪名。

诚如任正非所说的:“孟晚舟是两个大球碰撞当中,夹缝里的小蚂蚁。”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只小蚂蚁,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面对这些莫须有的控诉,孟晚舟始终有理有节、不卑不亢。


每一次她都是腰杆笔直,无比坚定地回答:

“我否认控罪!”

“我不认罪,因为我没做错任何事。”

“事关尊严,我不会让华为和中国蒙羞。”

因为,她深深知道,孟晚舟不仅仅是孟晚舟,更是中国的孟晚舟。

华为也不仅仅是华为,更是中国的华为。

孟晚舟不曾辜负她的祖国,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心怀国家的中国国民。

3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都在想着解救孟晚舟。

时任外交部部长王毅,更公开发表声明:

“对于任何肆意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权行径,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全力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利,还世间公道正义!”


这一次历经三年后孟晚舟的归来,离不开一个强大中国的抗争与守护。


归国前,孟晚舟发了一条朋友圈。


其中几行字让我印象很深刻,她写: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在孟晚舟这一事件上,我体会最深的,就是:

国运与家运、与个人的命运,是如此地休戚相关、紧密相连。

为什么孟晚舟宁愿忍受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拘禁,也绝不肯低头、妥协?

为什么中国政府不惜代价、费尽心力、不屈不挠,也要接孟晚舟归家?

因为中国,正是由无数个中国人构成。

中国政府看似是捍卫一个人的利益,一个企业的利益,其实捍卫的也是整个中国的威严与权益;

孟晚舟看似是捍卫华为的利益,捍卫中国的利益,其实捍卫的也是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尊严。

国家强大时,我们与有荣焉;国难深重时,我们亦忧从中来。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诗词世界曾刊登过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词《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当时我们说,这首词大约写于公元1299年一个夜雨潇潇的晚上,此时距离南宋灭亡已有20载。

蒋捷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想到国破家亡的时代,孤苦漂泊的一生,满怀凄怆凝于笔端,写下了这一首听雨的千古绝唱。


大约在公元1274年,29岁的蒋捷考中进士。

谁料在公元1276年春,元军便攻破了临安。词人也随之开始了流浪。

他还没有来得及任过一天的职,南宋就已灭亡。

此后的蒋捷,怀着深深的亡国之痛,决然地拒绝了新朝授予的官职,隐居于故乡宜兴的无边竹海,在萧萧竹声中度过余生。

世人钦佩他的气节,尊称他为“竹山先生”。

后来偶然看到一句话,感触很深,那句话说:他没有当过一天南宋的官,却做了一辈子南宋的守灵人。

作为南宋遗民的蒋捷,本可以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接受新朝的职位,选择一种富贵通达的生活。

可他却拒绝了。

为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大宋才是他的国,他的家。

如今他的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在战乱中颠沛,在天涯间漂泊,吃不饱,穿不暖,与亲人音信隔绝,生命也不过如草芥,倏忽急逝。


此时此刻,身世之痛,家国之悲,又如何不休戚相关、紧密相联?

这首词里,他写的岂止是他自己个人的沉浮悲喜,也是一个国家的荣辱盛衰。

大家都知道,诗词世界是专注写古诗词的。

可是许多时候,我们也会写一些与时事热点有关的文章。

一些读者也许会说,诗词君专心写古诗词就好,为什么要扯到社会新闻上?

可诗词君想说的是,诗词从来就不是孤立而凝固地存在于历史中。

我们的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那样的魅力,历千年而不衰,经百世而不朽,不正是因着它能穿越岁月的鸿沟,予我们以深切的共鸣吗?

诗词的现实意义一直在,它诉说的是永恒的人情与人性。


也许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

为什么杜甫在听到“安史之乱”即将结束的消息时,会忍不住“涕泪满衣裳”,会禁不住“漫卷诗书喜欲狂”?

为什么岳飞要满怀悲怆、痛惜与期望地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为什么辛弃疾要在“醉里挑灯看剑”,要日日“梦回吹角连营”?

为什么文天祥可以视死如归,甘愿“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什么婉约如李清照,会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陆游临终绝笔,仍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仍悲痛欲绝于“不见九州同”?

你可以说因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可以说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诗词君更想说的是,因为: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自己不爱,谁爱?”


你知道吗?
诗词世界开设新账号啦!
看世间事,解古今人
读经典书,写有趣文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学习计划

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诗词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被困1028天后,“中国女儿”孟晚舟霸气归来,我终于读懂了蒋捷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