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回流鱼读书会,请加微信:fishbook02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数千年来,涌现出了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诗坛大家,更有无数佳篇绝作,脍炙人口。
但也有那样一些诗人,他们的生平不为人知,一生寂寂。
却凭借着某一首诗歌,得以在璀璨诗坛上觅得一席之位,惊艳了千古。
比如在《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二,就收录了一首题为《题龙阳县青草湖》的七绝诗,作者是唐温如。
长久以来,这首诗因为鲜为人知,作者也寂寂无名,一些人遂认定这是一首唐代被忽略的名作,作者唐温如应当是晚唐诗人。
一直到后来,在一些学者细致的钩沉索隐后,才终于证实,这首诗应是《全唐诗》误收的元代作品,诗人唐温如也应为元末明初诗人。
龙阳县,指的是如今的湖南省汉寿县。青草湖,又名巴丘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南汇湘水,北通洞庭湖,因为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宏大;
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是吞吐日月,境界雄浑。
而唐温如的这首作品,虽不能说独占鳌头,却也可说与孟、杜之作鼎足而三,共为写洞庭湖的绝唱。
西风,即是秋风。朱筠《古诗十九首说》中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
西风历历,秋夜沉沉,诗人独自凭立,面对着浩浩渺渺的洞庭湖。
一阵飒飒秋风,吹拂过水面,水面上的波纹便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又急遽而去。
“一夜湘君白发多”,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湘妃啼泪”。
传说湘君“闻舜帝崩于苍梧”,遂“以涕挥竹,竹尽斑”,从此那泪痕斑斑的湘妃竹便具有了特殊的悲怀意味。
而今那萧瑟的秋景,竟然使得美丽多情的湘君,一夜间银发满头,这该是怎样凄清的秋色啊!
而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无边的衰颓、悲怀,也便尽在其中了。
小船轻轻晃荡,诗人喝得醉醺醺的,恍惚间他仿佛泊舟在了那银河之上。船桨轻划,荡出一片灿烂星光。
诗人一时分不清天地四至,担心满船清梦会把倒映于水中的星星压着。
一场醉梦,竟被诗人写得如此清新绮丽,虚实之间,缥缈轻灵,让人生出无限遐想与向往。
除了唐温如的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还有许多不那么知名的诗人,留下了千古佳作,值得我们铭记。
金昌绪,唐朝余杭人,身世已不可考,这首《春怨》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历史上写这类的诗作不在少数,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如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而金昌绪的这首诗则以其诗意的委婉含蓄,可与《闺怨》比肩。
一般来说,黄莺儿是教人欢喜的鸟儿,可诗中的女子却为何要“打起黄莺儿”,让它不再啼叫呢?
辽西即辽河以西,是由中原进入东北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
也许是有亲人在辽西?也许这个亲人就是女子的恋人?他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诗人以层层倒叙的手法,引导读者一点点寻觅答案,最后又不说破,留给我们无限想象。
此外,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崔郊的《赠婢》,“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诗人王湾曾写下一首《次北固山下》,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备受赞誉。
据说,晚唐诗人郑谷就对这两句诗十分欣赏,在自编诗集卷末题下了“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的诗句,表达自己的仰慕。
诗词君觉得,这两句诗其实也是对所有“孤篇成名”诗人的一种肯定。
在众星璀璨的诗坛上,他们的光芒或许黯淡,却同样是夜空里的一抹不可忽略的风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诗词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全唐诗》误收的一首元代七绝诗,孤篇横绝,美得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