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读好诗词,就到“诗词世界”公众号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
看精彩文章
苏轼、范仲淹、秦观、欧阳修……这些我们所熟知的文人,都曾与名妓们有过交往。
而最轰动的一桩风流轶事,则与宋徽宗赵佶和词臣周邦彦有关。
北宋末年有名妓李师师,色艺双绝,引得文人才子为她倾心不已。晏几道还专门为她写下了一首《生查子》:
李师师名气之大,就连深居宫中的宋徽宗都对她有所耳闻,很想见一见她。
在美色的诱惑下,宋徽宗终是连祖宗家法都顾不上了,扮作一个商人,到了李师师所在的红楼里。
有一天,李师师得知徽宗患了感冒,料想不会再来了,就单独约了周邦彦。
眼看这种情形下,离开已来不及,周邦彦只好狼狈地藏匿在李师师的床下。
宋徽宗特地带来了一颗新橙,说是江南新上的贡品,要与李师师一同分享。
天未亮,徽宗准备离开了,李师师劝道:“刚刚才到三更,马滑霜浓,不如晚点再走吧。”
徽宗走后,周邦彦才从床下钻了出来,当即便写下了一阕词,这便是《少年游》:
上片,词人从男方的视角着笔,写女子的热情待客,表现两人的情投意合。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开头13字所描摹的场景,宛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
光洁如水的刀具、洁白胜雪的吴盐、一双纤纤细手正持着刀具剖开新鲜的橙子。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房间里的温度慢慢升上来了,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刻着兽头的香炉升起袅袅的炉香。
两人相对坐着,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彼此间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

下片,词人则改用女子的口吻,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出了极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面场景。
已是三更了,男子起身向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到哪里入宿呢?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浓,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整首词描写男女间相处的情景,意态缠绵,却恰到好处,艳而不俗。
这首词一出,很快就传唱开了,不久就传到了宋徽宗的耳中。
他听着唱词,越听越觉得熟悉,这词里说的不就是自己吗?登时龙颜大怒。
宋徽宗打听到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的,立时就要蔡京去将人捉拿归案。
蔡京莫名其妙,只好派人去查了周邦彦的档案,了解到他在开封府下面的一个县当酒税官,且政绩卓著。
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开封府干脆随便找了个罪名,将周邦彦发配边疆。
周邦彦知道是那首《少年游》惹的祸,于是前去向李师师道别。

李师师与周邦彦感情深厚,便趁着徽宗到来之际,为周邦彦说情,并把周邦彦新作的一首《兰陵王 · 柳》唱给徽宗听。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当唱到““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时,李师师已是泣不成声。
宋徽宗看着梨花带雨的美人,怜惜不已,对周邦彦的才情也颇为动容,便赦免了周邦彦的罪名。不仅将周邦彦召回,还封他为“大晟乐正”,准他随时在李师师家走动。
当然,这段三角恋情究竟是真是假,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但它却着实折射出了宋朝狎妓之风的盛行,狎妓甚至成为了大部分士大夫精神生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烈观,一方面是对女子的束缚更深更重,另一方面却是对另一类出卖声色女性尊严的践踏与侮辱。
很奇怪的一个社会现象是,理学越是要人们“禁欲”,士大夫们反而“纵欲”越甚。
他们成日里宿在娼妓之家,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借以宣泄被压抑了的欲望,而整个封建社会对此却持着默认乃至支持的态度。
而那些因生活所逼被迫以此谋生的女子,则可以被道学家们随意侮辱斥骂。
当一个社会从上自下都弥漫着这样一种放荡玩乐的风气,当一个国家以如此“双标”和自相矛盾的态度来统治人民,它的没落也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文中图片来源于影视剧照。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点击“预约按钮”,开播前就收到提醒消息啦!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学习计划
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诗词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宋徽宗幽会名妓李师师,周邦彦恰巧撞见,写下一阕《少年游》,艳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