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买卖二手书,请关注【回流鱼】公众号
许多儿时的玩伴已无从联系了,许多熟悉的长辈也已长埋泥土深处。
可是记忆深处里的这些人,却总会在沉沉的睡梦里,在某一时刻的恍惚间,一一浮上心头,然后是长久的悲伤与怅惘。
原来,生与死之间,所隔着的,不过是这薄薄的一层青草地。
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终将成为去者,生命就是这样一番无由分说的轮回。
诗人说,微之,我夜间做梦啊,又梦到了与你携手并肩的那些辰光。
那时候的我们,是何等地意气飞扬。我们一起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一起痛斥官场污浊、仕途诡谲;一起痛饮美酒、诗文唱和…….
可是醒来后,方意识到你已离去经年了,泪水不由得打湿了枕巾。
我也老了,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生了几次病了,身体越来越不好。
长安城里的草木,枯了又荣,荣了又苦,转眼便是八个春秋。
想你长埋九泉之下,尸骨许已化成泥沙,我这衰朽的残躯还寄住在人间,一任白发满头。
你的小儿子阿卫和爱婿韩郎都已相继离世,黄泉渺茫而昏暗,若你有知,又会作何反应呢?
谁说这世间唯有爱情,才最是让人痛彻肺腑、哽咽难言呢?
亲情也好,友情也罢,甚至是那些我们无从定义、无从框架的幽微情感,但凡注入了真情,都是一般的动人心弦。
元稹的一生,在爱情上实在算不得忠贞,对几个深爱他的女子都是无情的辜负,却唯独待年长了他七岁的白居易,一片赤诚真心、惹人动容。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元稹以明经擢第。同年,一个31岁的士子也同时及第,他叫白居易。
3月21日这天,当时在长安的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及好友李建,一同去长安南郊的曲江池游玩,遍览慈恩寺各僧院。
晚间,他们又一同到李建家中把酒言欢。正喝得高兴,白居易却忽然放下了酒杯,喃喃道: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元九,微之,皆是元稹代称)
十几天后,忽有梁州送来的信,白居易拆开看,原来是元稹写给自己的一首诗:
元稹说,有一天晚上,他在汉川的驿站中,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同白居易、李建一起同游曲江,又到慈恩寺各个僧院游览。正游得高兴,突然被惊醒,听到邮吏的呼叫,原来天已亮了。
两人间的这段轶事,也从此成为了文坛佳话。“千里神交,合若符契”,更成为他们感情深笃的证明。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此年,元稹亦被贬为通州司马。
得到好友被贬官的消息时,因为患疟疾,一直卧病在床的元稹,从病中惊坐起,写下了让后世唏嘘不已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垂死病中’这句,即使是不相干的人,看了之后都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它,心中都凄恻难忍。”
元和十二年(817),两人仍旧一在通州,一在江州,相距万余里。
三年未见、彼此思念的两人,只得以互通诗歌的方式作排解。数年间,两人寄赠的作品多达数百篇之多,史称“通江唱和”。
白居易曾与元稹约定,等到时机合适了,两人便一起弃官,归隐田园。

大和五年,元稹(831)在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三岁。白居易为好友写下祭文:
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於人间,今不复叙。至於爵禄患难之际,寤寐忧思之间,誓心同归。
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
不是的,我们也是在为自己垂泪,也是在为这终有一别的人生垂泪。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时隔九年后,白居易依旧对好友念念不忘。
明知人死如灯灭,却还是盼着自己的这份思念,对方能于黄泉冥茫处收到。
每一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我们都要去祭拜先人,也是盼着他们能知晓吧,盼着他们知晓:
死亡隔绝得了我们拥抱的身姿,却隔绝不了我们思念的深沉。
“65万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一杯啤酒中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一盏路灯下两粒相互依偎的尘埃。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诗词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夜里梦见去世八年的好友,白居易写下一首诗,14个字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