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词牌名,原是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外来舞曲。一说所谓“菩萨蛮”,就是波斯语Mussulman的音译,意思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
《菩萨蛮》是所有词牌中最古老的几种之一,全调共四十四字,由五言句和七言句杂错而成,每两句一换韵,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菩萨蛮》的音色变化在所有古典诗词里,属于尤其丰富而动听的一种。
这首词可称温庭筠的代表作,字句极其婉转华丽。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这首词通篇其实只写了一件事,便是“梳妆”二字。
“小山”二句,写女子将起未起的情态。第三句紧接一个“懒”字,虽曰懒起,却并非不起,见出女子的娇憨之态。起来后便要梳妆了,梳妆已毕,还要在两镜前查看妆容十分妥帖。
写到这里,梳妆便已写完了,后面却仍有两句,女子开始做女红:刺绣罗襦,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鹧鸪图纹。闺中女子,见了这双双对对,不禁深有感触。
《菩萨蛮》五首是唐末五代词人韦庄的组词作品,前三首,重在写对江南情事的追忆,后两首,则主要写寓居洛阳的所见所感。
这首词可谓将江南之美描摹得极为生动的名作了。人人都说江南好,春来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精致的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撩袖时的一双玉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的时候千万不要还乡啊,还乡将断肠。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是有争议的,一说李白,一说此词为晚唐五代的蜀人作品,假托李白而已。是非难辨,今暂以李白为作者。
这首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整首词都浸润在一种羁旅之人思归的离情别绪中。
远处舒展的树林像有一片烟雾漾潆,秋寒山色凝成一片伤心碧绿。暮色飘进了高高的闺楼,会不会有人在楼上独自忧愁。玉色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着我的归来。
宿鸟急归,更衬出那羁旅之人的落拓无依。鸟儿有归程,我的归程又在何处呢?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道路几千,归程迢递啊!
这是一首十分清新可读的小词,写闺中女子夏眠的情态。同时它还是一首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正好是上句的倒读,读来颇有情趣。
庭院静寂,柳叶低垂,闺中女子困倦入眠。昼眠正熟时,清风又吹拂起了庭院杨柳。风吹香汗,薄衫生凉。
一觉好眠后,女子手中端着一碗凉冰冰的凉拌藕片,那大碗又冰着她嫩红嫩红的手掌。身边郎君讥笑她藕丝牵连的是那样的长,长长的藕丝却又讥笑那郎君的傻样。
这首词大概写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写下了这首词。
郁孤台下是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能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斜斜倚靠在枕头上,望着那一轮明月,已过了上弦,趋于圆满。
夜间秋风秋雨,寒凉惊心,孤枕难忍。泪花伴着灯花,被烧成灰烬。哪有一个地方是不让人伤心的呢?瑶琴知我心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首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太阳,苍翠的群山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而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装点得更加美丽。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