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声教育”?

什么是”低声教育”?

顾名思义,”低声教育”其实就是与”吼”教育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采用温和的声音、缓和的语气去教导孩子。“低声教育”有以下几点作用:

缓和情绪下的沟通机会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最”吼”孩子,一定是情绪起来的时候,而情绪的教育都是无用的教育。

而当我们试着降低自己的声音,在这过程中其实我们也是在压制自己的怒火,为放低声调能够让人情绪缓和,而当我们用平和的语气去跟孩子沟通时,孩子的抗拒与抵触心理也会稍有松弛,这个时候就为彼此双方制造了沟通的机会。

保持理性下的效沟通

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情绪激动,忍不住”吼”起来,总是说不清楚话的,因为人在情绪中时,人的逻辑能力、与思考能力是处在一个迷糊的状态之中。

而当我们放低音调时,此时已经站在了理性的一端。理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畅合理的表达则更有利于有效沟通。

利于集中孩子注意力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当我们用低声调的声音讲话时,对方就必须集中更多的注意力才能听清,这也在无形之中使孩子”忘掉”愤怒,集中精力听我们讲话。此时虽然孩子还在情绪之中,不会认真的听讲,可是这样也能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给了孩子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时间。

“低声教育”想象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很多刚刚开始尝试”低声教育”的家长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当问题真正来临时,还是总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地就会提高音量”吼”起来。

最新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适应的技巧,所以下面提供一些帮助家长们练习掌握从”吼”过渡到”低声教育”的技巧。

记住自己”吼”前的状态

对孩子”吼”出来的时候,我们总不是无缘无故没有理由的,一定是烦躁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而爆发出来的。所以当我们控制不住对孩子”吼”起来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形成记忆,记住自己当时的状态,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当下次同样的情绪来临时,尽量让自己克制与自我舒缓,可以先做3-5个深呼吸,让我们的情绪有个缓冲期,以保持平和理性的状态去处理这些问题。

就事论事,合理批评

不少家长在愤怒中批评孩子的时候,总喜欢把事情放大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比如以下这些话语:

“你怎么又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每次都是这样,跟你说过多少遍了都不听!

“都跟你说吃完饭要自己收拾碗筷,老是忘记,这么懒以后怎么生活,之前叫你打扫房间也是。

本身孩子对于家长的唠叨就很厌烦了,再翻旧账是在加剧孩子的抵触心理。而翻旧账本真其实就是我们不够理性,犯情绪中的表现。因而我们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养成就事论事的习惯,孩子犯错时合理的批评,就事论事,不要刻意的扩大范围。

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

之所以选择”吼”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们不懂孩子的想法,因为我们和孩子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无法理解孩子闹情绪的原因。所以在我们眼里,孩子的表现就是在无理取闹。

当我们遇到想吼骂孩子的时候,先花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想一想。教育专家尹建莉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当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看问题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孩子对待事情的想法,当我们将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对待时,我们的话语才不会沦为”命令”,孩子也才愿意敞开心扉地跟我们交流。

“低声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向孩子妥协,也不是将主动权交给孩子。相反的,当我们在情绪来临之前,选择用平和舒缓的语气对孩子进行教导,此时我们反而拥有了主动权。

在教育中彰显温柔的力量,柔和似水的话语才能深入人心。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幼儿园教园长教师联盟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什么是“低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