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宝宝在家玩的小游戏,心灵手巧是这样“炼”成的


有一句话说“心灵手巧”,严格来说应该是“手巧心灵”才对。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的皮层条形区主要负责控制手部动作。手指动作越精细,需要运用的大脑区域就越广泛。即,手指越灵活、手部精细动作越发达,就越能锻炼大脑发育,从而使宝宝大脑更灵活。

所以,从0岁开始,就需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带孩子玩趣味手指游戏了。下边给大家分享几个经典而易于操作的手部精细动作游戏,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多多练习。

1. 撕纸游戏

孩子五六个月之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的现象。这是因为他的手部动作已渐趋成熟,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撕纸不仅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也训练宝宝的双手协作能力。

当他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的声响时,会感到特别的开心和快乐。父母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些没用的白纸,让他撕个够。

当孩子渐渐长大,5岁之前都可以带孩子进行各种撕纸游戏,可以画各种形状的线条,让孩子沿线撕纸或者用剪刀剪纸都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随着年龄增大,线条、图案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2. 插孔游戏

手指灵活的七八个月大宝宝,就能用拇指、食指、中指捏起细小的物品了,他们还很喜欢用手指抠小孔,比如衣服上的破洞、插座的小孔、门锁的孔等。

这时,父母不妨带孩子玩一些插孔的游戏,比如下面这个颜色配对游戏:

具体准备:

快餐盒别扔,剪几个小孔,贴上彩纸,准备若干不同颜色的毛球或毛根,让孩子来对照颜色配对吧。

注意:父母要盯着宝宝,别让宝宝把细小的东西放进鼻子、耳朵和嘴里哦!

随着孩子长大,可以不断增加小孔的数量,增加相对应颜色的数量,同时限制时间,让孩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配对最多的颜色,还可以让孩子参与游戏的准备,让孩子自己对应着孔贴贴纸。

3. 涂鸦游戏

涂鸦十分考验孩子的手部动作:

九、十个月的孩子就能抓住笔涂涂画画了,不过这个阶段的他们是通过手臂大动作带动手的运动来画线条的,所以看他们涂鸦总有种大刀阔斧的感觉。

对此,父母不用急着去纠正孩子,等到两岁到两岁半左右,随着精细动作的提高和手部肌肉力量的完善,孩子就能够画出封闭的圆形了。

孩子天生就是画家,在他们专注作画时,尤其是6岁前,只需要给他们准备好安全无毒的可洗蜡笔或水彩就好,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去画、去涂、去抹。

4. 搭积木游戏

让孩子试着将积木搭得越高越好,要保证足够高而且不散架,很考验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以及手臂的控制能力,从几个月的宝宝到学龄期孩子都可以玩,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挑战。

5. 穿珠游戏

准备一个穿珠子的玩具,让孩子一手拿着小绳子,一手穿珠子。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可以渐渐把大珠子换成小珠子,或者要求孩子在一堆珠子里只挑选特定颜色的珠子,这样对于孩子的视觉功能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1.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中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5个宝宝在家玩的小游戏,心灵手巧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