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大发脾气时,你应该这样教育
1.
每次孩子发脾气,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但是过来人会用经验告诉你,孩子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小孩子嘛,好哄。
所以很多人,拿“孩子发脾气”不当回事。
觉得,过去就过去了。
然而发完脾气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沟通和复盘很多人都忘记去做。
有时候,孩子正在气头上,你转移注意力之后,他的情绪已经平稳了,你觉得没必要再谈了。比如:
-
孩子非要买冰棍,你转头指给他一只蜻蜓,他看见蜻蜓忘了冰棍,大人自然不再提起。
有时候,我们迫使孩子随了我们的意,觉得既然孩子听从你,就没必要再谈了。比如:
-
在超市里,孩子非要买相似的玩具,你拒绝,他大哭,哭完,不再接着要了,你觉得事情解决了?
还有些时候,事情发生时不方便谈,但事情过后,你又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了。比如:
-
在小表弟的生日宴上,女儿应该把点蜡烛、吹蜡烛、切第一刀蛋糕的机会都留给弟弟。但是她很不甘心,大发脾气,却在被分到蛋糕时,又变得开开心心了。
当暴风雨过去,海面平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它们抛到脑后,甚至假装这些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但是,如果在孩子发完脾气、做错事情、哭过、闹过之后,我们不去沟通、不去复盘,就等于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2.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深远。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们学习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时,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会增强,并且会成为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冲突双方的情谊也会更加牢固。
就像在健康的婚姻中,积极应对冲突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等待每个人都冷静下来,然后回顾发生了什么。
我们可以谈论它发生的原因,谈论各自的感受,以及今后避免的办法。
也许会有争吵、也许会有冲突,但是待事情解决之后,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心里没有留下疙瘩。
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他们跟成人本就不平等。
很多事情,都是大人拍板决定的,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最新幼教资讯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3
捋一捋,其实做好这4个步骤,就能把发脾气的时刻变成可教导的时刻。
1.
稳定情绪
在谈论发生的事情之前,确保你和孩子都保持冷静。
你不能在一个情绪激动的孩子面前讲道理。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是他的情绪脑在主导,理智脑早已退居二线,道理此时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大人也一样,当压力荷尔蒙充斥着你的身体时,你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冷静、合乎逻辑的谈话。
说什么都不对的情况下,那就先什么也别说。
2.
肢体接触
科学研究表明,任何有爱的接触都会触发催产素的释放,而催产素会帮助身体进入平静、放松的状态。
尽量在孩子发脾气之后抱抱他,或者牵牵手。任何能够表明即便你们之间发生了冲突,但你仍然爱他的身体接触都可以。
3.
交流和倾听
这时候的交流一定是双向的,不是大人一味的说教、推卸责任,你也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
可以问问孩子“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受”,并回应他的感受,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
4.
表达中立
如果你一开始就站在道德高点准备来一场审判,那我劝你不如直接放弃。
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宣泄情绪,试试改变自己的语气和措辞。
-
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说话的语气没有尊重你时,你可以说,“当你用那种语气说话时,我觉得你不尊重我”,而不是“你太无礼、太没教养了”。
-
描述实际情况,避免情绪化
比如,说孩子“你跺着脚,交叉着胳膊,大喊大叫”,而不是说“你像个无赖、泼皮”。
“我看见你午饭之后又打开iPad,我们约好了只在上午看一会儿动画片”,而不是“我不是告诉你不要玩iPad了吗,你还玩?”
每次我们与孩子发生冲突,就像在心灵上出现了一个小伤口。
而我们复盘、沟通的过程,就像是在清创。
会很痛、很难,但只有这样,把委屈、伤心、失望、怨恨统统清理出去,我们的伤口才不会被感染、不会留疤,我们的心灵才会依然是一片净土。
— END —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幼儿园教园长教师联盟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当孩子大发脾气时,你应该这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