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时宝宝“不守规矩”怎么办?

对于总是不遵守常规的孩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操之过急,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结合儿童心理学以及孩子的家庭环境等对孩子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然后再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首先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幼儿本身有什么好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幼儿才能真正接受。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成人应该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协调性动作发展水平,略为超前地、由简到繁地提出要求,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帮助和指导。 2.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常规培养的内容,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 与幼儿相处后,我们对幼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班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某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因此,要想使幼儿全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如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进行实例演示。在教幼儿正确进餐时,可以给小朋友讲《小米粒的故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懂得吃饭时为什么要身体坐正,如果不能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3.随机的提醒与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的提醒。对于托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引导幼儿遵守常规的最有效的办法要算鼓励与称赞了。就拿离园这一环节来说吧。由于这个时间是孩子们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刻,幼儿看到父母的一瞬间,总是忍不住忽啦一下全冲到门口,这时是最乱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出差错。于是,利用点心后时间,我们给幼儿讲了这样有什么害处,并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应该如何做,同时表扬了个别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幼儿。果然,我们的方法很有效,多数幼儿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4.家园配合 做好家园配合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有的幼儿在家里一个样儿,在幼儿园又是一个样儿。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幼儿园在此方面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要求与家长取得沟通,家园共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让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得到持续发展。 

最新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1

针对能力不足型的幼儿

教师一定要与这类幼儿的家长联系,了解原因。个别家长对孩子娇惯,替代较多,导致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吃饭。这是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的误区。教师要建议家长多给孩子自己吃饭、独立如厕、自我整理物品的机会,使家长了解娇惯和替代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教师要为家长提出具体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比如游戏法,即家长蒙住眼睛,对孩子说:“看看我数到10,你能不能穿好衣服,预备——开始!”再比如鼓励法,即让家长对孩子说:“哎呀,玩具都掉在地上了,怎么办呀?你能帮助妈妈吗?咱们两人一起收,看谁快!”

2

针对明知故犯的幼儿

这类幼儿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总是从自我出发,明知常规而不遵守。比如:该收玩具时,看到自己的楼房还没搭建完,就不顾教师的提醒,继续搭建。如果搭建时缺少积木,他们还会到别人已经搭建好的作品上拿,而不管别人的作品是否被碰倒。遇到这样的孩子,教师不妨问问他们的需要,提出适宜的建议,比如:“先去做操,回来后再接着搭吧,让大家都等着你不太好吧?我相信你一定会和大家一起的。”还可以让他们试着感受作品被侵犯的孩子的感受:“看他哭得多伤心,如果你的积木被碰倒也会伤心吧?我和你一起去道歉好吗?”还可以让这样的孩子来当常规的维持者,这样他们的常规意识会慢慢增强。

最新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3

针对精力旺盛的幼儿

这类幼儿总是动个不停,毛手毛脚,经常发生打翻饭碗、弄撒颜料、碰倒积木的事情,而且往往不经别人允许就动手参与别人的活动。对于这类幼儿,教师一定要在活动前申明要求,在活动中观察他们的行为,在问题出现以前再次提示,比如:“想想玩具应该收到哪里,看看小朋友们都把盘子和碗放到什么地方了,哪一个在上面?”也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需要消耗较多体能的游戏,如“小猪运西瓜(皮球)”,以帮助他们宣泄多余的精力。还可以让他们做些细致的工作,以锻炼他们的细心和控制能力,如帮助收拾美术活动后的颜料(需要把每桌的颜料倒入到一个大的瓶子里,再把小碗洗净)、把积木按照形状收到积木柜子里等。

4

针对故意调皮的幼儿

这类幼儿往往会用违反常规来引起教师的注意,期待老师在任何时候都关注自己。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冷处理”这一手段。比如毛毛(大班)总是在做操时乱抡胳膊、扭屁股、做鬼脸,教师可以向全班小朋友发出号召,请大家不要向他学,暂时孤立毛毛一下,让他知道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调皮的孩子。大班的幼儿非常在意同伴对他的看法,当他觉得这样做没意思、缺少了朋友的时候,自然地就会遵守常规了。

对于总是不遵守常规的孩子,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宽容,给他们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顺利地适应常规,更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1.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幼儿园教园长教师联盟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在幼儿园时宝宝“不守规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