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赞美,孩子更需要被“看见”!
作为家长,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喜,我们也总是不吝啬于对孩子的夸赞。但是“赞美”并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你那一句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夸奖,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你的关注。
从现在起,不要再随便使用赞美法了,把你的注意力投注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目光吧!
1
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儿童教养的研究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
而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打击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
出于压力,我们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然我这样做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呢?
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最新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2
赞美比批评更坏
生活中,人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
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赞美怎么办呢?反驳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没有再讨论的余地。
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要继续聊,只有忽略这句话。
3
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
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可以嗅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多说。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4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 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
-
-
7月6日儿童感觉统合+专注力训练与游戏应用等你来!
-
详细学习安排
-
7/6
课程内容
主讲人
08:50~09:00
报到
09:00~09:50
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
1.感觉统合知多少
2.不是七大感觉系统吗
3.生活中的感觉统合
4.0~6岁婴幼儿感觉统合发展需求
鄞建志
10:00~10:50
11:00~12:00
案例分析讨论与引发专注力
1.感觉统合障碍类别
2.发展迟缓
3.感统失调
4.游戏策略
5.引发专注力
谢坤祐
12:00~14:00
午休
14:00~15:50
感觉统合实务分享与实战
1.手眼感统协调
2.手脚感统协调
3.全身感统协调
谢坤祐
16:00~17:00
感觉统合实务演练(一)
1.敏捷梯
2.呼拉圈
3.小方巾
4.小组讨论
鄞建志
7/7
课程内容
主讲人
08:50~09:00
报到
09:00~10:20
感觉统合与动作发展
1.运动能力—发展特征
2.身体适能—防卫体适能、行动体适能
3.运动技能与运动时培育能力—四大技巧与认知
谢坤祐
10:30~12:00
感觉统合测评工具解读
1. 儿童感觉发展检核表
感觉统合实战教案分享
1.视觉注意力
2.视知觉
3.视知觉互动
鄞建志
12:00~14:00
午休
14:00~15:00
感觉统合游戏设计与实践
1.运动游戏指导原则
2.感统游戏用具
3.五花八门的感统游戏
鄞建志
15:00~16:30
感觉统合实务演练(二)
1.小套环
2.接球器
3.泡泡球
4.小夹子
谢坤祐
16:30~17:00
团体讨论
-
报名须知
-
1.所有参会老师均获赠讲师特别设计的机构与家庭感统设计方案各一。
-
2、培训费3980元/人。(包含学习费、资料费、证书费)
-
报名咨询
-
联系电话:
-
13718737008 18410908607
-
联系人:付老师 张老师
-
微信:491870101
-
邮箱:2897817291@qq.com
-
-
北京博爱幼教中心
-
博奥华盟(北京)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
-
-
-
扫一扫联系工作人员即刻报名:
-
-
-
-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幼儿园教园长教师联盟
-
-
-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比起赞美,孩子更需要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