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黛西的小纸条
这周开团的,是我写公号快三年来,最受争议一次开团。

饼饼是个极度谨慎的娃,之前我也写过她害怕噪音,害怕黑,害怕床底的怪兽,以及我怎么帮她面对恐惧的方法。
怪兽一出场,她嘴巴做出O型,紧张地看了我一眼,然后马上目光回到书上,迫不及待听下去,读到故事的结尾,她往靠枕上一躺,露出放心的笑,然后弹起身,把书翻回到封面说,再讲一遍!
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套非常特别的书,题材罕见,形式罕见,画风罕见,娃的反应出乎我意料。
但是,也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罕见”,注定只有少部分懂它。
为了让你充分知情,我特意把最容易劝退的怪兽内页,拍了大特写放在团文介绍里。
我完全理解一部分妈妈的顾虑,也不会努力劝说你打消顾虑,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
我一直觉得,选书也是讲缘分的,有顾虑或不喜欢,说明缘分未到,强求不来。
但是,这套书的编辑看到留言里担心“吓到孩子”的留言,坐不住了,昨晚12点半发给我一封长信。
做文化的人都有一种执念:你可以不买我的书,但你不能误解我的心。
今天就把这封信贴出来,看看做书的人怎么解读《兔小弟》,如何用利用这样一套特别的绘本,给孩子带来勇气。
黛西
黛西的读者,你们好,我是《兔小弟,别害怕!》的编辑晓曼。
其实,我们工作室在引进这套书时,也遇到了不少质疑。
公司内部开沟通会的时候,当父母的同事就提出来,担心孩子看到书里的怪兽会害怕。
我们能接触到的书很少有这样的画风,乍一看北欧人笔下的妖精、巨怪形象,难免有些不适。
而兔小弟在它的故乡瑞典,是5万多孩子票选出来的No. 1。
孩子不会从各个方面分析一本书的“内涵”,他们只会告诉你结果,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我相信孩子的感受不会骗人,为了不留遗憾,我做了一个“实验”。
今年1月份,我让社里有孩子的同事们,带兔小弟原版书回家给孩子们看(从3岁到7岁不等)。
实验结果给了我很大信心,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家有软萌妹子的同事,当晚就回复我:“孩子没有觉得害怕,还有其他几本吗?”

我给3岁孩子看《兔小弟》的PDF文件,小朋友拉着我给他讲故事,还给我复述《幽灵列车》,一边绘讲一边瞪着眼睛故意吓我,看我假装害怕的样子,他笑得好开心,他对我说,你看,这个幽灵在吃爆米花!
朋友也很意外,没想到平时很胆小的孩子竟然这么“大胆”。
孩子的反馈给了我很多信心,我非常同意黛西说的,不要带着太多预设给孩子选书读书,孩子比我们更包容。
谁的童年没有害怕过怪兽,谁没有想象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怪物,兔小弟一路“升级打怪”,和一些怪物成为好朋友,让一些怪物现了原形,甚至力挽狂澜,拯救了满满一列车的幽灵,这不就是属于孩子的英雄主义吗?
3-8岁的孩子几乎都会害怕幻想出来的怪物,兔小弟故事正好契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理解恐惧对象。
作者写这个故事的初衷,也是为了鼓励心中那个童年的自己,变得更有勇气。
瑞典媒体评论兔小弟说,一个给学龄前儿童的奇幻小说,让你心里怕怕的,却又感觉很舒服。
书里的怪物形象塑造都很饱满,绝不是一些妈妈误解的用“暴露疗法”帮小朋友“脱敏”。
怪物虽然出场时狰狞,但其实内心也像个小朋友一样,让人心疼。
比如,那个让兔小弟吓到想逃跑的湖怪,其实和兔哥哥、兔姐姐一样是“学霸”。
他就是喜欢研究陆地生物,所以才会抓了很多陆地生物放在罐子里,只不过他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好不好。
《深水湖怪》:湖怪收集的陆地生物,还仔细地标了编号
可是,一个独自在湖底生活的湖怪,怎么会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呢?
当兔小弟让湖怪自己感受被关起来的滋味后,湖怪也明白了自己的做法会伤害到别人,他立刻就放掉了大家,也收获了一群好朋友。

你觉得读完这个故事,孩子的关注点会是“天哪湖怪好可怕”吗?
就像你看推理小说,牵动你的不是里面的反派多么穷凶恶极,而是主人公面对的那些未知。
兔小弟也一样,让孩子紧张的是,接下来的情节是什么?怪物会怎样对待兔小弟?兔小弟能成功脱险吗?
再说说另一个经常被问到的事,拿到《兔小弟,别害怕!》,应该如何与孩子共读呢?
这套书至少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阅读,黛西的团文里其实都有写,真的值得好好读一读。
首先,你可以按照《森林怪物》《尖叫夫人》《糖果巨魔》《深水湖怪》《倒霉叔叔》《幽灵列车》的顺序,给孩子读故事。
读到怪物出现时,可以抱住小朋友,入戏地相互紧张对视一下,一边读着坐过山车一般的悬念情节,一边依偎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多有安全感呀!
其次,这本书里的细节实在太多了,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发现画面中的各种有趣细节。
《幽灵列车》:看到右上角那个吃爆米花的小幽灵了吗?
比如《倒霉叔叔》,一打开会注意到环衬上这张密密麻麻的“女巫快报”,这里刊登的都是发生在童话森林中各种各样的倒霉事,你可能不会认真读,但其实往后读,很多报道的现场都是藏在内文中的。

最后,不要漏了这套书的另一个主角,小蚂蚁,它们是故事主线之外的一个暗线。
这个暗线的彩蛋,黛西的团文介绍得很详细,我就不再多说啦。
你可以试着和孩子调换角色,让孩子来给你讲故事,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多惊喜。
《兔小弟》传达的理念是,恐惧来自未知,你要做的不是逃避,无力地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怪兽”,而是面对恐惧,了解恐惧,接纳恐惧,自然就会化解恐惧。
希望兔小弟带给孩子勇气的同时,也给成年人带来启发,补上我们童年缺的一课。
最后说一句,黛西推荐后,我们社的同事和朋友都是从她这里买,价格和赠品都是最划算的。
目前我们社没有授权任何淘宝店销售,借此机会呼吁大家支持正版书,感谢。🙏
我想说的话都被编辑说完了,看到最后一张聊天记录,突然好替他们心酸,自己引进编辑的书还要跑到我这里跟团下单。。。
开团后,编辑们都夸我介绍得好,还说我太实诚了,专门捡怪兽大特写放在团文里,也不怕劝退读者。
《兔小弟》团文直达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