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看到这一幕都很后悔,不该买这么好的纸,老厚一张,被她鬼画符几下子就丢到一边,娃根本不配用这么贵的纸。
她郑重地在纸上画了一条线,感觉就像电视剧里女主角突然涂了烈焰红唇——要放大招了。
虽然有点残,也不符合成年人的审美,但千真万确是“孩子的画”。
我拍手赞叹,她却把纸反过来压住说,不要看不要看。。。。一边说一边在背面乱涂,挡住前面映过来的痕迹。
我认真地告诉她,你画的真的很好,尤其是嘴巴,好像在说“喔?”,兔子是看到什么了吗?我得把这幅画收藏起来,这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兔子!
我把画拿给正在洗碗的队友,他看了说,哇!饼饼好厉害啊!就是这个鼻孔。。。有点画蛇添足了。。。

还好,凭她的文化水平还听不懂“画蛇添足”这么高级的词。
我从网上搜了几张照片发给队友,你自己看,兔子的鼻孔难道不就是这样吗?是她画蛇添足,还是你不懂观察生活?
你可能觉得我过于浮夸,画个兔子而已,而且画得也不咋地,至于收藏么!
确实,很多手把手教出来的美术作品,比这像样太多了。
我前几天刷短视频,看到一个教娃画画的,点赞特别多。
抱着学习的心态点进去看,老师在做一幅海上日出的贴画,海面是深蓝的,用了五个蓝色的长条当海浪,太阳露出大概三分之一。
镜头切换到孩子的作品,海面也是深蓝的,也用了五个蓝色的长条纸当海浪,不多不少,纸条的倾斜角度误差不超过15度,太阳也露出大概三分之一。
孩子完美复刻老师的作品,从颜色到构图,努力凹造艺术气氛,符合成年人审美。
说实话,“手把手教画画”这件事,我也会,而且很擅长,那些“教学方式”对我来说没有神秘感,所谓的“教学成果”在我眼中没有光环。
去年德国封锁,幼儿园关了小半年,我们家里蹲出了无数“艺术品”,一点不比那些美术课啊盒子什么的逊色。
她画画的时候,我只提供材料,尽量少插手,能懒就懒,把创作的权利还给她。
她的作品水平一夜回到解放前,全都是些正常人看不懂的抽象画。
我问她画的什么,这一排红点是什么,这一坨蓝色是什么,这个绿的圆形是什么,她都能讲出个一二三四五。
这幅画我保存了很久(后来还是丢了。。。),不是因为画得好,而是她讲的故事很动人。
那是一个鲸鱼和喷火龙的故事,右边的黑蓝色是鲸鱼,旁边一坨黑色是鲸鱼喷的水,左边的粉色是喷火龙,周边一圈红点是喷出来的火。
这根本轮不到谈天赋,也没有什么方法,完全是人类自带的基因——想象力。
猴子进化成的人类有六种,最后只有智人活了下来,进化成了今天会聊微信的现代人,凭什么?
有了想象力,才有编故事的能力,然后才有了图腾神明之类的东西。
而图腾和神明在那个时期,是连接群体和达成目的的重要纽带——“咱们都是龙的传人”,“咱们500年前是一家”,“咱们的神明昨晚跟我托梦了”,拿这些想象的产物做信任基础,比用利益要挟的合作更长久,更能成大事儿。
那些没有想象力基因的人类,早就被我们的智人老祖宗给灭了,所以孩子天生就有想象力——你培养或者不陪养,它就在那里。
相反,我们总是好心办坏事,孜孜不倦地手把手教他们“制造”艺术品,用成年人的思路“指点”孩子的画,用没有想象力的大脑去框住孩子。
可能“比例失调”(比如雪人头上的迷你帽子…),可能“画蛇添足”(比如把雪人的扣子都连在一起…),可能“野蛮不合逻辑” (比如长到天际的雪人胳膊…),可能让人惋惜“败笔”(比如把雪人嘴巴画成方形…)。
我不再指点,也不再自以为是告诉她哪里可以画“更好”,因为成年人所谓的“好”,基本等于“没有灵魂”。
道家的“无为而为”,简直就是为育儿这件事量身定做的。

黛西推荐好书
黛西近期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01 02
04
05 07
07 08
09 10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教娃画画的人,能有什么坏心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