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幼儿园里偷瞄了一眼,玻璃心碎了一地
1
有一次,饼饼去幼儿园,队友休假,我不推送,德国疫情当时还没反扑。
命中缺浪的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中午和队友去法兰克福市中心吃火锅,喝第二杯半价的奶茶。


2
饼饼性格跟我很像,谨慎,慢热,偏内向,我之前就此写过两篇文章。
你起码在花园里活动下吧?总不能一直坐在那不动吧! 可是我要坐下喝水啊! 那等你喝完水再活动可以么? 可以啊!
3
我突然想起来,饼饼刚升到大班时,当我第三次看到饼饼独自坐在长凳上发呆,园长就主动来安慰我:
她在室内不是这个状态,我知道家长看到这一幕会不舒服,但其实吧,不舒服的只是家长而已。
对饼饼这种性格的娃来说,自己发呆,暗中观察,这就是她适应新环境的方式,她觉得这样很舒适,她可以从自己身上获取力量。
我们不用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本来就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如果让她尽快跟人打成一片,家长倒是舒服了,孩子反而觉得难受。
“不舒服的只是家长而已”,“家长倒是舒服了,孩子反而会觉得难受”,这两句话简直可以解开内向娃妈心头的一切疙瘩。
虽然只是升了个班,但是大班的花园活动范围比小班更大,地形更复杂,孩子更多,适应这样的环境,对内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他们需要通过独处来恢复元气,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他们需要“孤独”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融入新环境。
我自己就不是自来熟,每次跳槽到新公司,或者只是换了个部门,起码需要半年才能适应新环境,在这之前,我尽量独来独往,中午宁愿在办公室啃面包,也不跟一帮不熟悉的同事约吃午饭,因为这会让我觉得很累,比上班还累。
我这个300多月龄的母亲都这样,何况3岁的娃呢?
我花了很多心思,给她出主意,引导她,让她融入,想帮她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她根本没问题。
4
你有没有发现,尽管娃在小事上崩点低,敏感,纠结,玻璃心,但是ta们在很多“大事”上,比我们更有包容心和钝感力。
比如上次饼饼从幼儿园楼梯上摔下去,其实是被另一个女孩拖下去的,她回家就跟我告状了,是小A干的。
小A是个很热情的女孩,比饼饼大半岁,运动能力超强,她怂恿饼饼跟她跳台阶,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她想鼓励饼饼突破自我。
我问饼饼,当时小A看到你摔了,她啥反应呢?
她就走开了!
她有跟你说sorry吗?
没有!她没说sorry!她这样是不好的!
嗯确实不好,尽管我觉得小A不是故意的,但是她还是应该道歉,没说sorry是她的错,只是我们没法改变别人,也不能强迫她道歉,不过我们可以自己长个心眼儿,以后下楼离小娃远一点,拉着大孩子或拉着老师一起下。
相关文章 |
我以为那次事故后,她会跟小A会结下梁子,因为当饼饼说“她没说sorry“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不满和怨念。
如果当事人换成我,我也会耿耿于怀,所以我也不准备劝她“大度”,如果她跟小A说“我再也不和你玩了”,我也可以理解的。
然鹅,我想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送饼饼去幼儿园,小A看到我们,饭也不吃了,跑到落地窗前,跟饼饼使劲挥手,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
饼饼的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疼,跟她使劲招手,两人隔着玻璃高兴地跳起来。
孩子眼神里的欣喜,真实得让人觉得不真实。
这时我又想起园长的那句话,“不舒服的只是家长而已”。
假如我当时气不过,揪住肇事者让她道歉,那可能就应了园长的另一句话,“家长倒是舒服了,孩子反而觉得难受”。
德国幼儿园老师的育儿大V人设,又坐稳了一点。
5
不管你觉不觉得秃然,反正我现在要结尾了。
「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系列不连续剧,我断断续续已经写了2年,把它们都收进了这个专辑里,闲的时候自己也会翻翻。
细心的姐妹应该发现了,这个系列的文章开始变少了,因为德国疫情封锁后,我很少有机会去幼儿园卧底,跟老师的交流机会少了很多,所以,憋一篇少一篇,且赞且珍惜。
黛西

黛西的小纸条

近期文章精选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02
05 06
07 08
09 10 适应期
11 12
13 1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往幼儿园里偷瞄了一眼,玻璃心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