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个废柴女孩,就从这件事里尝到了甜头

文 | 黛西

1


去年8月份,队友过生日,我送他一个读书卡,价值1000块。

一年零三个月过去了,我前几天看了下他的听书账户,嗯,分文未动。

看来让一个人节制花钱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钱换成读书卡,他能给你存到天荒地老。

队友说,我倒是想读书学习,但是没时间啊,晚上我得看篮球和健身视频,做家务的时候要听综艺放松,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歇着啊。

睡觉前听呢?

更不合适了,我想听的都是学习型书,你懂吧,很费脑子的,睡觉前听,要么睡眠质量不好,要么学习效果不佳。

公号老姐妹应该知道,以前我喜欢黑灯瞎火夜读,后来被你们提醒,黛西,这样下去你的眼睛会瞎。

我觉得有道理,买了个小夜灯,继续夜读。

如果你问我,是怎么坚持读书的,我没法回答。

这题超纲了,我根本没有觉得在“坚持”什么,如果你让我形容那种感觉,最接近的词可能是“情不自禁”。

读书一旦成为习惯,就跟抠手机一样,戒都不好戒,偶尔kindle忘了充电,躺床上,总感觉还缺点儿啥,翻来覆去睡不着,听郭德纲也不管用。

算不上爱书如命,但也渐渐有点儿上瘾了,花不到一顿饭的钱,偷师人家几年甚至毕生的成果,赚大了。

你可能要说,我也知道读书好,但我有心无力,跟你队友一样,没时间,开始了也坚持不下来,怎么破呢?


2


我当然也不是天生爱好这个,我也曾努力去说服自己,多读点书,坚持一天是一天。

从“努力坚持”到“情不自禁”,我发现读书这件事挺欠抽的。

你越是目标远大,目标就离你越远,你越是放低期待,反而常有意外收获。

“读书改变人生轨迹”,“量变引起质变”——这些鸡汤都挺好,但如果你压根还没开始读,最好先放弃这些念头。

别对读书的作用抱太大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丧,但其实是有心理学根据的。

弗兰克尔二战时被抓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开创了心理学的意义疗法),他的书读起来很沉重,描写了很多集中营的生活片段,有段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号长F告诉我,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声音告诉我,1945年3月30号,我们会得到解放。

F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满怀希望的告诉我,他坚信3月30号会获得自由。

距离那天越来越近的时候,F开始生病,高烧,3月30号那天。他陷入昏迷,第二天死于伤寒。

你觉得这是巧合吗?还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或是那个声音其实是天堂的托梦?

都不是。

弗兰克尔说,集中营里死亡率最高的时刻,是圣诞节前后,不是因为冬季流行病,而是因为多数犯人都天真的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

随着希望越来越渺茫,犯人变得沮丧,这严重减弱了身体的抵抗力,导致死亡。

一群怀揣希望的人,反而撑不下去了。

想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坚持读了一段时间,发现人生还是那样,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依然没有什么改观,没有被伯乐发现,没有贵人出现,老板还是那个瞎了狗眼的老板,我上哪去改变人生?

于是,你开始怀疑,是我读书的打开方式不对,还是读的书不对?

最后得出结论,“读书改变人生”是个骗局,劳资还是继续当废柴吧。


3


如果换个思路,在一开始就不抱什么希望,把期待放低,心态放平,不问收获,只是开始读,会有什么结果?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被老板炒了,当时我觉得人生黑暗,整个人再也好不起来了。

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把读书这件事捡了起来。

没有多高的觉悟,也没想着通过读书实现什么突破,更不是想证明自己,而是因为,那段时间我担心被人问起工作的事情,觉得很丢脸,所以切断了所有社交。

不跟人social,总得做点事啊,那就读书吧。

我还记得当时摸起的第一本书是《穷查理宝典》。

书中写到的查理芒格投资哲学,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当时也没怎么读进去。

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收获,完全是计划之外的——

它一开篇就让我笃定地相信,读书是个正确的决定,我要坚持下去。

▼《穷查理宝典》里写道,芒格每次跟人见面都提前到1小时,坐在约定地点读书,就算对方提前赶来赴约,他也头都不抬一下,直到秒针指向约好的时间
 

芒格劝人读书的几句话,说得很朴实,让人觉得很有力量,人生还有救,现在才知道,这就叫做“赋能”。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这是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点。

这么牛掰的长者还在学习,我有什么理由废柴啊!

一本大神级的投资哲学书,给我带来的收获竟然是,让我相信读书是件值得坚持的事,并且做到今天,成了习惯。

这种收获是计划不来的,纯属巧合的,这也是读书的魅力所在,你翻开扉页的那一刻,永远不知道合上书时,你的思想会有什么转变。


4


每次写劝读书的自鸡文,取关率都很高,但我还是想给这个话题不断续篇下去,因为我自己从中尝到了太多甜头,这是我觉得真正能为你带来价值的东西。
一篇文章几万人读,哪怕只击中了一个人的心,给ta带来了积极的改变,我就觉得没白写,如果有两个这样的人,我就觉得赚了。

用一句疑似凡尔赛文学的话说,我写公号的高光时刻,不是几小时又售罄了几千套东西,而是给读我文字的人,带来了一点光。

想起很早之前,有位读者加我微信,后来也没聊过,但光是她写了半拉的好友申请,就足够治愈我了。

也祝福你。

黛西@法兰克福



黛西的小纸条

昨天次条开团的「」,临发文手忙脚乱,又忘了一件事——免单。(净挑重要的事儿忘)
公平起见,这次免单再换个形式。
一年了,也没给互夸群什么特别福利,非常惭愧,这次把10个免单名额都给互夸群。
参与方法很朴素,在群里晒一张你用这本互动书陪娃做的手工(或其他游戏也行),截团后,我会随机选10位小伙伴免单。
现在入群也不迟,扫码加助理微信,注明居住地,她会拉你入组织。

这是个多功能群,福利是小,聊天解压才是大用处

黛西


黛西种草好物




近期精选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02 

    

05     06 

07     08 

09    10 适应期

11    12 

13     14 

15     16 

加个星标吧,这样就不会走丢了!


你的“在看”也能治愈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当我还是个废柴女孩,就从这件事里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