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背后非议我,我都觉得挺荣幸的

文 | 黛西

1


这几天,我手机上的德国“莫挨老子”新冠预警app,时不时就会推个通知出来:

你最近接触过的人里,有2名确诊新冠,但你不用惊慌,因为你跟他们只是短暂罩面,或离得比较远。”

我跟在英国的朋友聊天,得知她女儿的小学高年级有三名学生确诊了新冠,庆幸的是,学校只关闭了高年级,低年级还在苟延残。

上次我说,德国日增2万,而德国统共就8000多万人口,留言里都在问:

疫情都这么严重了,你们不怕么?!都还在送幼儿园?!

我太理解你们的震惊体了,不瞒你说,我都对自己肃然起敬了,太野了。

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从头捋一捋。

年初第一波疫情那会儿,我们怕的是啥?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病毒,后来我们转过弯儿来了,是出处不明的一张惨烈照片,是没头没尾的一段聊天截图,是“xx市明天8点空中喷散消毒剂”。

每句话每张图,都能让人浮想联翩,吃不下,睡不着,放不下手机。

你对这些信息有多敏感,你就有多怕。

公号老姐妹都知道,我的爱豆是尼古拉斯·塔勒布,之前经常引用他《反脆弱》里的金句,其实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黑天鹅》。

读这本书的时候,2020的狗血剧情还没发生,但当时书里的一句话就深深刻在脑子里:当黑天鹅事件发生,唯一让你平稳度过的方式就是,对媒体的渲染置之不理,做自己原本该做的事。

所以,你问我们哪来的勇气,抛开“没勇气也得有勇气”的因素,我想最关键的精神支柱就是,置之不理,保持钝感。

对病毒的可怕保持钝感,对每日陡增的数据保持钝感,对“死亡人数”四个字保持钝感,对拖后腿的外国人保持钝感。


2


钝感力是近年鸡汤圈特流行的一个词,最早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
渡边君的解释很文艺,先一起来欣赏下:
“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翻译成人话就是:

世上只有两种事,“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想通这点,你就离幸福又近了一步。

一直以来,我们都默认,对xxx敏感是非常牛x的能力。

对数字敏感,一听就是脑子特别灵光的。

对商业敏感,一听就是30岁前要暴富的。

对政治敏感,一听就是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信仰上不动摇,思想上不僵化,作风上不漂浮,方向上不迷失。

“敏感本位”了这么多年,蓦然回首,钝感力才是我们急需修炼的。


3


钝感力不一定能带来“额外的幸福”,但起码可以减少你“份内的痛苦”。

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有个中国姑娘室友。

有次我去厨房做饭,经过她的房间,听到里面有哭声,时不时还有摔东西的声音。

肯定又是遇到了渣男。

我焖了个米饭,烤了点鸡翅,甩了一锅西红柿鸡蛋汤,她还在哭。

我坐下准备吃饭,她出来了。

我问她,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是不是那个渣男?

不是,是Cindy那个贱人。

Cindy把你怎么了?

Cindy撞见我说,天,你这是去哪了?怎么变那么黑!nnd,不知道老娘在拼命美白吗?

你看,如果你想找不痛快,生活里处处是素材。

别人的讽刺或嫉妒,客观或不客观的评价,有心或无心的提醒,都可能让你觉得蒙受了巨大委屈——这就是钝感力缺失

我之前常说,如果有人背后非议我,我都觉得挺荣幸的,我何德何能啊,竟然让人家花这么多时间观察我。

当时你们都说,黛西太豁达了,境界真高!

真不是我豁达,其实我是个很小肚鸡肠的人,队友可以证明。

但自从开始写公号,成了38线公众人物,我每天都提醒自己,面对他人评价,保持钝感。

不只是负面评价,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已经很好了,不用那么拼,我同样会报以钝感。

别人不需要对你负责,所以怎么说都行,但最终为你人生兜底的,只有你自己。

任何人都不如你了解你,别人怎么评价你不重要,你怎么评价你才重要。


4


我特喜欢渡边君关于女性与钝感的观点。

通常女性被认为更敏感和脆弱,无论从精神还是肉体上,想想身边人的例子,好像说得通。

但抛开主观臆断,让科学说话,结论是女性的钝感力天生比男性更强大,她们比男性更能忍受疼痛和寒冷,在同等程度的受伤出血状况下,女性的生存机率更高。

为什么?

练出来的。

女性肩负分娩这一事关人类存亡的重任,正是女性拥有的强大钝感力,人类才不会那么轻易灭亡。

谁都知道,人类直立行走,脑容量增大,这些都是给人类带来巨大生存优势的基因。

但基因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延续下去,至于直立行走导致骨盆变窄,脑容量增大导致胎儿头围大,让女性在分娩的时候痛苦无,基因可不管。(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被基因“操控”的

只要女性不被痛死,能把胎儿生出来,基因就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进化发展。

如果女性没有超强的钝感力,经历过生娃和撕逼(真撕逼不是比喻)的痛,就不会有人再胎。

不过,这种天生的钝感力,在开始养娃后,却经常缺位。

娃吃饭要精确到克来算,吃不到预期克数,完蛋,明天就要营养不良。

幼儿园里,自己娃最后一个被分到水果,心稀碎稀碎的,凭什么啊?

娃的蔬菜必须是有机的,牛奶必须喝进口的,衣服必须穿大牌,看到喂辅食瓶的妈就觉得不是亲生的。


5


谈恋爱时的我们,遇到一次渣男,就觉得天下好男人都死绝了。

初入社会的我们,遭到一次否定,就觉得世界欠你的,老天想玩你。

如今有娃的我们,看到孩子哪个方面落后,要么心急火燎,要么心如死灰。

这三件事看似毫不沾边,其实都是一种“病”——钝感力缺失综合症。

渣男不会因你而灭绝,老板不会为你而改变,孩子不会因你的焦虑突变天才,但是,你可以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其实这个道理你早就懂,脸一直是那个脸,但从斜上方45度拍,跟从正下方的死亡角度拍,最后的效果就是非常不同。

使你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望望远方的山,抖抖鞋里的沙,告诉自己,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钝感。

黛西@法兰克福

近期精选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02 

    

05     06 

07     08 

09    10 适应期

11    12 

13     14 

15     16 

点点“在看”,把我留在身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每当有人背后非议我,我都觉得挺荣幸的